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認識不同的菌類植物,知道它們有豐富的營養(yǎng)。
2、了解“干燥法”是儲存食物的一種方法。
3、體驗與同伴共同實踐的樂趣。
1、參觀“蘑菇房”的錄像。
2、實物:香菇、草菇、平菇、雞腿菇、金針菇、蘑菇。
3、操作小工具:小刀、剪刀、盆子、碗、勺子、籮筐。
4、把一些干香菇泡在開水里。
師:前幾天,我們去參觀了蘑菇房,楊還幫我們拍了錄像,你們想看嗎?(引導觀看錄像并議論)
觀看后提問:你們在錄象里看到了哪些菇,它們長在哪里?
1、師:今天陸為你們準備了有各種各樣的菇,請你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然后把你的發(fā)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幼兒觀察,引導觀察菇的形狀、顏色,還可以掰開來看一看,有什么發(fā)現。)
重點指導:讓把草菇掰開來,觀察它里面有什么(也有一個小蘑菇),它的傘的反面有什么,象什么。(老奶奶頭上的皺紋,風吹過水面時的波紋……)
2、觀察后提問: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請你告訴大家。
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誰還有不一樣的發(fā)現?
師小結:這些菇里面一條一條的線,我們叫它“菌褶”,像傘一樣的我們叫它“菌傘”,像柄一樣的我們叫它“菌柄”,這些菇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菌類植物”。
除了桌上的這些菇,你們還看到那些菇?你在哪里看到的?
1、提出分類要求
“這些菇寶寶放在一起太擠了,我們把所有的菇寶寶送回家,我們來看看這是誰的家?
2、分類,把各類菇放到相應的籮筐里。
3、師:我們來看看菇寶寶有沒有都回到了家?
4、了解菇的營養(yǎng):
師:這些菇有什么用?你吃過嗎?
你們喜歡吃這些菇嗎?為什么?
(因為這些菇有豐富的營養(yǎng),菇里有維生素A,維生素C。)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師:這些菇好吃又有我們營養(yǎng),我們一起來學做“小廚師”,把這些菇加工一下,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小刀,刀板,剪刀,請你試一試,用最好最簡單的方法加工?,F在請小廚師先洗一下小手。
洗手后操作實踐。
小朋友們真能干,我們請宋把這些加工好的菇送到廚房,請叔叔、阿姨做美味菜肴,等中午午餐時我們好好的品嘗一下,好嗎?
1、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還帶來了一把有趣的小傘,(出示干香菇)
是什么呀?早上,我們把干香菇泡在了開水里,那么,泡過的香菇會有什么變化呢?現在請小朋友拿一個泡過的香菇和一個沒有泡過的香菇放在一個小盤子了,比一比,看一看,捏一捏,然后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客人?(觀察并自由講述。)
2、師:你知道干香菇是怎么來的嗎?
師:干香菇是把香菇放在一種特殊的機器里,把水脫干,這樣就變成了干香菇,這種方法叫“干燥”。(學詞語:干燥)
3、師:為什么要干燥呢?
(可以保存時間久一些,不容易變質。)
4、活動延伸:
師: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通過用干燥的方法保存的呢,請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想一想,把它記下來,明天告訴。
1、在闖關游戲中感知磁鐵具有磁性、有磁極、磁性具有穿透性等特征,并運用磁鐵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問題。
2、能通過比較、分析等科學的探究方法解決問題,并進行記錄。
3、有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在活動過程中樂于合作、分享與交流。
1、紅藍條形磁鐵人手一個,鐵釘、曲別針、木棒、紙、布、塑料,等各種小物品若干;鋁、銅制品若干;芭比娃娃圖片若干(背面貼有小磁鐵);各種材質的盒子、袋子、杯子等物品。
2、闖關圖一張;幼兒記錄表
人手一份,記錄筆等。
3、硬紙板若干。
一、導入活動。
1、談話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有一群非常美麗、善良的芭比娃娃,被巫婆施了魔法關起來了,要想救出她,必須闖過4關才行,小朋友愿意去營救她嗎?(老師相信你們都是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2、出示闖關圖,交代闖關規(guī)則。
3、給每人一個營救芭比的武器——條形磁鐵,準備行動。(磁鐵怎么能救芭比呢?)
二、闖關活動。
出示闖關圖,交代闖關游戲規(guī)則。今天的營救工作很緊張,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動作要快,而且時刻保持安靜,萬一暴露了,就不能順利救出芭比。
第一關:完成門票。
師:發(fā)給幼兒人手一張記錄板(上面有門票):“但是你們必須要完成門票上的記錄才能開啟營救芭比的魔法之路。”
1、請幼兒猜想看哪些能吸,哪些不能吸,并將結果填在記錄表里。
2、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進一步完善門票。
3、表達交流。
第二關:掃雷行動。
1、雷找出來,否則一不小心踩到就會爆炸。
請大家先來猜一猜哪些是地雷,哪些不是?為什么?
我們有什么好辦法迅速找到鐵制品?
(幼兒發(fā)言)并將你的猜想記錄下來。
2、動手操作,記錄結果。
幼兒用手中的條形磁鐵一一進行實驗,區(qū)分鐵制品和其他金屬,學會根據磁鐵的磁性鑒別和判斷鐵制品與廢鐵制品。并進行記錄。
3、表達交流。
請個別幼兒分享自己實驗的結果。
第三關:真假武器。
1、教師:打敗巫婆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制成威力無比的武器,但是現在有兩張武器的示意圖,其中只有一個武器是真正能制成并打敗巫婆的。請大家跟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動手試一試,看看到底哪個是真正的武器。
2、幼兒動手操作,發(fā)現圖一不能完成。請幼兒大膽發(fā)言,猜想原因。
3、教師小結:磁鐵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第四關:營救芭比。
1、師:馬上就要看到芭比了,可是巫婆施了魔法,讓她們每人身上都背了一個小磁鐵,并且把她們藏在了小瓶子里、盒子里,還有袋子里。小磁鐵門,你們千萬要記住兩點才能救出芭比:(1)、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芭比;(2)、必須用你們手中的武器,在盒子、瓶子、袋子的外面救出芭比。聽明白了嗎?
2、幼兒分頭行動,分別在玻璃瓶里、紙盒里、塑料袋里、以及布包里用磁鐵救出芭比。(通過操作感受磁性的穿透性)
3、比比誰救的芭比多,并把她們吸在磁棒的另一頭,小結營救芭比的過程,進一步提升對磁鐵的穿透性特征的認識。
三、分享與交流
讓芭比躺在小床上(記錄板)復活。請小勇士們告訴芭比,我們營救她們闖過哪幾關?用了什么辦法?(幫助幼兒提升對磁鐵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
四、延伸活動
1、歡度勝利,在操作板上做使芭比隨音樂跳舞的游戲。
2、師當磁鐵、幼兒當芭比或者幼兒兩兩組合,做“磁鐵和芭比”的游戲。
1、讓幼兒初步理解散文的內容,培養(yǎng)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恰當運用各種詞匯,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聽、說、演培養(yǎng)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感受動、植物間相互關愛的人情味。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表演游戲,大膽想象。
聽到雨聲。T:聽,是什么聲音?發(fā)生什么事了?下雨了,我們沒帶傘,大家趕緊在森林里找個地方躲雨吧?。ㄌ嵝延變嚎梢匀齼蓛啥阌?,可以相互幫助躲雨,教師可示范)
雨停,音樂起。T:雨停了,一道彩虹通向森林外面,我們跨上彩虹,各自回到座位上吧。
2、講述游戲經驗:T:剛才我們到森林里玩,下雨的時候,你是怎樣躲雨的?躲在哪里了?(提示幼兒講出可以兩個好朋友一起躲雨,還可以幫助別人一起躲雨??梢詣幼黧w驗一下相互關愛。)
3、小結:T:剛才下雨的時候,我們小朋友都在森林里找到了躲雨的地方,有的小朋友還會相互幫助呢。
二、欣賞理解散文
T:就在剛才下雨的時候,有一群小動物也到森林里躲雨了,他們是誰呢?又是誰幫助了他們呢?我們來欣賞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名字就叫《雨中的森林》。(教師清誦)
提問:誰到雨中的森林里來躲雨了?(隨幼兒的回答出示動物于一邊)
是誰幫助了這群小動物呢?(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邊朗誦這句邊放芭蕉葉)
小結:看!芭蕉樹送給每位客人一片葉子,小動物們再也不怕淋倒雨了,他們可開心了,猜猜看,他們會對芭蕉樹說什么呀?(感謝之類的話)
(出示動物與一邊的話,芭蕉葉邊貼雙面膠。方便下面環(huán)節(jié)將圖片移入背景。)
設問導入欣賞。那他們又做了些什么開心的事呢?(不用幼兒答)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散文。(聽配樂,教師指圖)
提問:小動物們在雨中的森林里做了什么呢?(變換提問方式:**小動物在雨中的森林里做了什么呢?)
它心里覺得怎樣?它是怎樣想的呢?(幼兒說到某個動物的時候,說出在干什么后追問)
(青蛙、瓢蟲——開心、松鼠——關心朋友、蜘蛛——愛美)
T:看他們玩得這么高興,小雨點也來和他們做游戲了!它變成了是什么?小動物們一看可高興了,(引導幼兒一起說出都來采蘑菇)
小結:雖然下雨給小動物帶來了一點點麻煩,可是芭蕉樹幫助了他們,他們在這片雨中的森林里玩起了游戲:有的跳舞,有的在樹葉帳篷里玩,有的在關心其他的小動物。他們可在很開心,雨中的森林也更熱鬧了!
T:你喜歡雨中的森林嗎?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邊聽邊想,為什么喜歡雨中的森林。可以學一學里面的小動物。
4、 過渡至完整欣賞
提問:你最喜歡雨中的森林嗎?為什么?(那你們喜歡這些動物嗎?你們?yōu)槭裁聪矚g這些動物?)引導幼兒說出動物特性。
T:這雨中的森林可真好玩,真有趣,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吧你們可以輕輕地跟著說,也可以用動作來表現一下。完整欣賞含動畫散文)
5、 由創(chuàng)想進入欣賞表演
T:小動物在森林里躲雨時做了許多開心的事,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到森林里去干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
原來下雨可以給森林帶來這么多的快樂啊,可以……(幼兒講述的內容)可以做這么多開心的事情??!
放音樂。T:聽!又下雨了!讓我們變成散文中的小動物,一起到森林里去吧。
1、正確感知9以內的數量,感知相鄰兩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2、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正確感知9以內的數量,感知相鄰兩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正確感知9以內的數量,感知相鄰兩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撲克牌
數群卡片、數字卡片。
一、目測數群,學習準確運用量詞
1、出示實物數群卡5張。
教師:你們看,卡片上有什么?
教師:XX有多少呢?(要求幼兒在回答時正確使用量詞)
2、游戲——數得快、說得對。(教師指某一卡片,幼兒準確說出數量,并正確使用量詞。)
二、比較相鄰兩數的關系
教師:誰來給這些卡片排隊呢?
教師:哪張卡片應該放在第一個?
教師:現在卡片已經排好了整整齊齊的隊伍了,我想請一個小朋友到前面來給它們貼上數字,表示它們有幾個?(請一名幼兒操作)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他是怎么排的?
教師:9的前面是幾?
教師:8和9哪個多?(以此類推比較其它相鄰兩數的多少。)
三、幼兒操作:玩撲克牌。
教師:你們瞧,這是什么呀?(出示撲克牌)
教師:上個星期我們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它們,今天我們又要和撲克牌來玩游戲了,你們想玩嗎?
教師:游戲的名字叫做“找鄰居”。這一張是幾?(教師任意出示一張撲克牌比如說“5”)
教師:“5”的鄰居是誰呢?(“4”和“6”)
教師:你們說的真對,“5”的鄰居就是“4”和“6”。現在每個小朋友都從桌子上哪一張撲克牌,跟著音樂區(qū)找鄰居吧,找到鄰居以后就可以和你的鄰居手拉著手跳舞吧!
四、收拾材料結束活動。
“江南一枝花,錫劇頂呱呱”,錫劇是江南文化傳承中的一朵藝苑奇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以婉轉清麗的唱腔,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了一代一代的蕓蕓眾生。
月城,古稱臥龍,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淵源流長,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尤其是戲曲文化更是獨領風騷。在這片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沃土上,戲曲為廣大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田間小憩,小曲隨口唱;夏夜納涼,胡琴聲悠悠;有朋遠至,絲竹情深。街頭巷尾,不時傳來悠揚婉轉、高亢嘹亮的曲調,名劇名家家喻戶曉。群眾的熱情參與,領導的熱情支持,使月城擁有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全國小戲之鎮(zhèn)”等一系列的榮譽。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地方特色,我園抓住契機,充分挖掘人文資源,加大力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將戲曲教學作為我園的特色活動,從娃娃抓起,從基礎抓起。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fā)現戲曲不僅是成人的藝術活動,同時也是孩子鐘愛的東西。在兒童那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最原始的、最沖動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戲曲活動的雛形——孩子喜愛扮演各種角色,表現各種動作,他們不僅喜愛戲曲,而且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戲曲天性。
今天借此比賽的機會,為了讓更多的幼教同行了解我園的特色教育,經過醞釀與構思,我設計了大班音樂活動:錫劇說唱《捏泥人》。
1、選材:本次比賽主題為《小問號》,眾所周知,每個領域都包含著許多知識和疑問,首先我考慮到澄江中心幼兒園在陶藝、泥塑方面有它獨到的研究,其次泥塑包含著許多學問,既具有操作性,又有科學性,因此我結合我園的園本課程以及孩子們所表現出對泥人的喜愛和困惑,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捏面人創(chuàng)編了錫劇說唱《捏泥人》。
2、歌詞:西游記中的人物深受孩子熟悉和喜愛,通過歌曲不僅提升了幼兒已有經驗而且可以領略到地方戲曲的風味,同時還激發(fā)了幼兒更深入地探索泥人知識。
3、音樂:錫劇音樂抒情優(yōu)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風格,同時唱詞采用地方方言,更易于幼兒接受。
1、根據幼兒已有經驗,學習運用“紫竹調”說唱《捏泥人》。
2、根據泥人形象創(chuàng)編歌詞。
3、增進求知欲與好奇心,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捏泥人學問的興趣。
泥人、泥人圖片
1、我們班有個小朋友他特別愛動腦筋,喜歡問為什么,大家都叫他小問號,最近他買了幾個泥人,所以他對泥人特別感興趣,他問我泥人為什么這么有趣、這么漂亮,是怎樣做出來的,我一時答不上來,我就知道澄江中心的小朋友都是泥塑、陶藝的專家,所以他拜托我請教你們,請你們告訴我怎樣做的。(幼兒回答)
師:我懂了,我回去轉告他,他還請我把他的泥人也帶來了
2、出示泥人,今天我們就把小問號的泥人和他要問的問題唱到歌里去。
(1)、瞧瞧,豬八戒最會干什么?(自由回答)引出“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齊學八戒怎么吃西瓜)邊出示圖片。
(2)、八戒扛著釘耙走了,唐僧有來了,唐僧是怎樣類的?“捏一個唐僧騎大馬”。
(3)、西天取經中,有一個人最辛苦,誰呀?(沙和尚)“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
(4)、大師兄來了,他有著什么本領?引出“捏一個孫悟空變戲法”(集體練習)
3、師與幼兒完整練習
4、師:你們編的真棒,捏泥人的學問可真不少,我呀忍不住來唱一唱,你們聽老師還把小問號的問題也唱進去了。
5、提問:這里的調子你聽過嗎?是什么調?(紫竹調)對了,紫竹調是我們錫劇里的,那你聽到歌里唱的和說的有什么不同?(說的地方用普通話,唱的地方用方言)
6、師:剛才老師唱了些什么?(幼兒回答)
(1)、輕輕地跟老師練習
(2)、真棒,老師發(fā)現很多小朋友已經會了,我們大聲地來唱一唱。
(3)、男、女小朋友分別說和唱。
7、 師:小問號要把泥人送給我們,但他有個條件,誰能邊唱邊做動作,他就送給誰(要求用戲曲動作)
(1)、全體幼兒邊唱邊自由表演,女小朋友唱,男小朋友說。
(2)、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8、師:剛才老師發(fā)現很多客人老師也會唱了,我們一起找一位客人老師向他們挑戰(zhàn),比一比誰學的好
9、揭示題目《捏泥人》
10、我們知道了泥人的簡單制作過程,這個制作泥人還有許多的技巧和學問,怎樣把泥人制作的更精美,還需要我們去探索研究,走,我們到你們的陶吧里去試一試吧。
根據繪本故事制作的ppt
欣賞理解故事內容,運用已有經驗解決故事中遇到的問題。
知道不懂裝懂會帶來麻煩和苦惱。
1、今天給大家?guī)硪粋€生活在農場的動物朋友,看看它是誰?
2、你們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鵝?讓我們聽聽發(fā)生在皮杜妮身上的故事吧。
提問:皮杜妮發(fā)現了什么?書有什么用?
皮杜妮擁有書以后有什么變化?從哪里看出來?
(1) 老馬牙疼。牙疼應該怎樣解決?皮杜妮解決問題了嗎?它不是很聰明嗎,為什么沒有解決?
小結:不懂裝懂,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母雞數小雞。你是怎么數的?母雞的小雞到底有多了還是少了?皮杜妮解決問題了嗎?
(2) 這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小結:不懂裝懂,幫不了別人還會給別人帶來煩惱。
(3)盒子。猜猜這個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什么東西是需要輕拿輕放的?當動物一哄而上搶糖果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皮杜妮這次闖大禍了,怎么會這樣呢?
小結:不懂裝懂,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會給別人帶來煩惱,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提問:受傷的皮杜妮在干什么?想什么?
說說你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你會怎么辦?
小結:孩子們,不懂沒關系,可以去問,可以去學習,但千萬不能“不懂裝懂”。
1、故事聽完了,現在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鵝呢?
2、介紹書名《傻鵝皮杜妮》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魚善良、美麗的性格和樂于助人、敢于犧牲的精神。
2.培養(yǎng)幼兒安靜傾聽,能大膽表述自己感想的習慣。
3.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1.若干美人魚的圖像。
2.《海的女兒》教材書每人一本。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美人魚嗎?它們是長什么樣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呢?(長著一條美麗的魚尾巴,生活在大海中。它們上半身是人的模樣,下半身是魚尾巴,可以在岸上也可以在水里)
2.出示美人魚的圖像,向幼兒介紹美人魚的特征和生活環(huán)境。
3.教師: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美人魚的故事,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嗎?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海的女兒》,請小朋友豎起耳朵,認真聽老師講故事。
二、講敘故事。
1.教師富有感染力地講敘故事一遍,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① 故事講完了,剛剛老師講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② 小朋友們,仔細想一想,故事中有誰?
2.分段看圖,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① 教師:剛則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我們的書本里面也有,小朋友們想不想看?打開課本翻到30頁,請小朋友看著課本,跟老師再來欣賞一遍故事內容,請小朋友們用手指著里面的字寶寶,會念的小朋友輕聲的跟著老師念。
② 結合圖文講述故事內容,促進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認識。
三、啟發(fā)幼兒,討論理解。
1.啟發(fā)幼兒:
教師:小朋友們說一說故事講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可以請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提問討論
① 當王子的輪船被海浪打爛了,王子掉入大海中時,小美人魚是怎樣做的?(活動中有幼兒a說:“把王子從海里救出來了?!庇變篵說:“把王子送到了沙灘上?!钡龋┤绻闶切∶廊唆~,你會去救王子嗎?為什么?(我們要學會關心別人,當身邊的小朋友有困難、受傷了,我們要像小美人魚那樣主動去幫助他們)
② 海公主是用什么跟巫婆交換,把自己變成人的?(用自己的聲音)
③ 海公主變成人后,如果王子不娶她,海公主就會變成什么?(泡沫)但是如果海公主用巫婆給她的刀殺死王子,那海公主就不會死了,可是海公主這么做了嗎?(沒有)為什么她沒這么做?(因為小美人魚已經學會愛別人了,我們小朋友也要學會愛,愛小動物,愛小花、小草,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老師,愛每一位小朋友。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時,哪怕再生氣,再難過,也不能動手打人,傷害別人,要像小美人魚那樣做個善良的好心人)
四、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內容一遍。
五、延伸活動
觀看動畫片《海的女兒》或介紹一些關于《海的女兒》作者安徒生的知識
1、在多種形式的感受中,使幼兒知道幾種民族樂曲的名稱,了解樂曲的性質
2、對民族樂曲感興趣,有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準備:錄音
過程:
1、歌表演《給爺爺奶奶敲背捶腿》能用動作表現出爺爺奶奶愛孫子及孫子關心爺爺奶奶的情感
2、音樂欣賞:民族大聯歡
(1)音樂的性質
聽音樂一遍:聽聽有什么感覺?
邊聽邊拍手:“這首音樂是有幾個民族的音樂組合成的,我們叫它‘民族大聯歡’”
(2)引導幼兒邊聽邊根據自己的經驗回憶是什么民族的音
樂
(3)分段感受
欣賞第一段的音樂:“這是什么民族的音樂?這個民族的音樂可以做些什么動作?”
邊聽音樂邊根據節(jié)奏做動作
(4)完整地欣賞一遍
3、在“民族大聯歡”音樂的伴奏下,按節(jié)拍拍手離教室。
1、認識安全標志,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2、增強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根據所給的圖片線索,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來分析、推理。
活動準備
背景圖、小老虎的照片、水彩筆、畫紙、
1、角色游戲進行導入:
教師扮演警官隊長,鈴!鈴!鈴······警察局電話響了!警官隊長急忙拿起電話:“喂!”電話里傳出小虎爸爸媽媽(幼兒扮演)著急的聲音:我家小虎剛剛上一年級,他應該下午四點鐘放學,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來。”警長看看鐘現在已經六點了,她安慰著小虎爸媽:“沒關系,我們警隊會幫你們找到小虎的?!?/p>
2、教學心授:
出示圖片:
圖一:身背書包的小老虎照片。
圖二:圖上畫有從小老虎的家到學校的背景圖,途徑樹林、小河、游樂場、馬路、集市。
隊長要求小警官們(幼兒扮演)仔細觀察小老虎的照片,了解小老虎的年齡、相貌、途徑的地方,想想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分組交流:說一說你的想法,使幼兒互受啟發(fā),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破案:
1、小老虎路過樹林的圖片,問:當小老虎路過樹林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2、小老虎路過小河的圖片,問:當小老虎路過小河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3、小老虎路過游樂場的圖片,問:當小老虎路過游樂場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4、小老虎路過馬路的圖片,問:當小老虎路過馬路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5、小老虎路過集市的圖片,問:當小老虎路過集市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提示圖中的安全標志并教幼兒認識)
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終于找到了小老虎。
3、結束環(huán)節(jié):如果你是小老虎會怎么做?畫一畫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圖,途中有哪些安全標志請畫下來。
4、延伸環(huán)節(jié):收集更多的安全標志圖片。
教學反思
我采用的是游戲導入法,是孩子們喜歡模仿的人物形象,借助孩子們這一興趣點,用警官破案的游戲方式,把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到的許許多多安全教育內容,都通過小警官引發(fā)出來,讓小朋友們在破案的過程中去討論和思考。用小警官這一形象把孩子吸引到活動中來,激發(fā)了他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活動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使活動充滿了樂趣。
在幼兒每一次的破案過程中,讓幼兒互相討論,然后我在適當的引導,讓幼兒分析、推理,再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從而豐富了自我保護經驗。
本節(jié)課的活動特點是,我運用了興趣引出法和問題討論法,運用了幼兒喜歡的故事、圖片、游戲等材料,吸引幼兒的興趣,將小虎失蹤的問題提出來引發(fā)幼兒討論,通過對問題的討論,使幼兒明確了如何避免走失的方法,提升了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1.獲得尊敬他人、關心他人、包容、友愛、相互幫助等體驗學會關心老人,能同情殘疾人,會表達自己的愛,促進良好的人格形成。
2.學習用簡單的繪畫、手工、音樂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3.掌握一些簡單的交往技能。
1.將與活動有關的物品、圖片、照片展示在教室。
2.活動區(qū)擺放各種打擊樂器,幼兒自由模仿。
活動材料:數字卡片,玩具娃娃,娃娃的衣服,梳子。
活動與指導:
一、幫助娃娃。出示玩具娃娃。
1、穿衣服;娃娃起床后,我們一起幫它穿衣服。
一件衣服加一件是兩件。
2、扣紐扣。
3、梳辮子。
二、認識數字6;
6像什么?6還可以代表什么?
三、唱游_復習6以內的數字。
你數1我數1,1輛小車推推;你數2我數2,2只車輪溜溜;你數3我數3,3只氣球圓圓;你數4我數3,4只蝴蝶飛飛;你數5我數5,5朵花兒開開;你數6我數6,6只蜜蜂嗡嗡
活動反思:通過幫助娃娃穿衣服的過程,認識數量6,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小朋友們很快就掌握了。